首页

美脚视频国产

时间:2025-05-30 07:00:10 作者: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调研 王沪宁出席 浏览量:25565

  在快递新规实施以来,消费者对于送货上门的服务关注度有增无减。从执法层面看,针对快递服务的监管在加强。

  近期,国家邮政管理局密集发布了一批针对快递行业投递服务的处罚信息。据第一财经统计,11月25日国家邮政局共计发布了41条处罚信息,其中27条与投递服务有关,包括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涉及多家快递公司。

  例如,11月25日,廊坊市邮政管理局就廊坊市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大厂分公司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处以罚款200元。

  11月25日,北京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就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北京市南区邮政管理局表示,近日接到市民申诉,反映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在投递快件时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经调查认定,北京韵达速递有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行为属实,该行为违反了《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罚款50元。

  11月21日,南充市邮政管理局就四川京邦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南充分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京东快递员在未联系到收件人,未取得收件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快递投递到收寄地址后做了代签收处理,责令立即整改。

  对于送货上门的问题,网点的一线员工感受到了今年以来的变化。广州一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按照要求送货的情况明显提升。从消费者要求看,他负责的地区消费者要求送货上门的比例在20%,剩下80%的消费者会要求放在驿站、快递柜或者家门口。他表示,“快递员熟悉了自己负责的区域后就知道怎么处理了,消费者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家等快递,根据要求放置,不需要每次送货都沟通。”

  另一方面,虽然服务质量在提升,但是快递行业的单票收入下滑也是事实。第一财经了解到,不少城市的快递员目前的单票收入低于1元,快递员需要通过增加送货量维持收入。为了减少压力,不少网点都选择购入无人车,在运输快件等环节上减轻压力。

  对此,物流快递专家赵小敏对第一财经表示,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趋势,监管部门明确提出要遏制无底线竞争,反对价格战。作为快递公司,如果频繁地在各地被罚款、被约谈,被停业整顿,最终会导致流失客户,丧失产品议价能力,在各个地方面临品牌损伤和信誉丧失的结果。提高服务质量对于快递公司确实有挑战,但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现在快递行业一方面面临监管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另一方面行业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技术在快速迭代,原始化的低水平竞争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市场发展的要求。最终的结果是符合市场要求的企业能享受更多的发展红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会慢慢退出市场,整个行业将持续健康发展下去。除了监管层的压力,考虑到不少快递企业已经上市,如果年报披露中有关罚款、服务能力产生问题的内容较多,在排名、股价或者融资等方面也会受到更大挑战。(第一财经 作者:陆涵之)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炒作“海滩走失女童父亲系继父”系列谣言团伙获利4万余元 上海警方:已移送起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当天在南宁市召开发布会,卢党红在会上作前述介绍。她表示,此次出台的《行动计划》突出广西沿边临港、联接东盟的特色,提出要支持北部湾港打造集装箱海铁联运一体化样板,加快建设中越智慧口岸项目,深入推进跨境劳务合作和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提升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水平,支持建设中国—东盟人才城,探索开展面向东盟的数据跨境流动合作。

(走进中国乡村)积石山新农人的“活力密码”

春耕有序推进,背后是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2023年我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今年加快报批实施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分区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坚实支撑。还将实施10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改造升级,预计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00万亩以上。

【新春纪事】四川攀枝花:年轻人返乡捧起“攀果”拥抱创业甜蜜

(十二)与社会救助政策衔接。探索建立促进就业、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的联动机制,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增强其就业意愿和就业稳定性。对可能因就业导致收入超出低保标准的,落实低保渐退政策,鼓励低保家庭成员积极就业。

以军袭击黎巴嫩首都 伊拉克民兵武装对以发动袭击

3月28日、29日两日,丰台刑侦支队牵动多个派出所精干警力统一行动,在北京、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等地陆续将电诈黑灰产组织者刘某、谢某,“卡农”赵某,“买金人”李某等15人抓获。

汉十高铁开通五周年 赋能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处长喻海松在会上表示,对于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的对象系“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是否构成犯罪,如何追究责任,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同认识。为统一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解释》坚持问题导向,对所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明确对盗伐此类林木的,在决定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裁量刑罚时,应当从严把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对滥伐此类林木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宽处理。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保相关案件处理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盗伐、滥伐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的,不能与盗伐、滥伐正常生长的林木“一视同仁”,而应实事求是、体现区别对待,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严格控制,必要时可予以行政处理。(谢龙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